河北省地热资源管理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6 09:12:45   浏览:838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地热资源管理条例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河北省地热资源管理条例



(2006年9月28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告
(第61号)
《河北省地热资源管理条例》已经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9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2006年9月28日
第一条为加强地热资源管理,依法勘查开采,综合利用和保护地热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勘查、开采利用和保护地热资源,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热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蕴藏在地壳内部或者溢出地表,达到国家规定的25℃以上温度,以水和岩石等为载体的热能资源。
第四条地热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勘查、开采地热资源,必须依法取得探矿权、采矿权。
开采利用地热资源应当依法缴纳资源税和地热矿产资源补偿费。地热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条勘查和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应当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勘查、合理布局、分层开采、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热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助同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地热资源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全省地热资源勘查利用开发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地热资源勘查利用开发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热资源勘查利用开发规划,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涉及两个设区市以上行政区域的县级地热资源勘查利用开发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地热资源勘查利用开发规划经批准后,由同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不得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八条勘查地热资源,勘查单位应当根据地热田的埋藏条件、资源特点及热储层特征,依照国家《地热资源勘查规范》,合理确定勘查阶段,组织施工,编写地质勘查报告,并按规定汇交勘查成果资料,进行矿产资源储量登记。
第九条申请地热资源探矿权,申请人应当向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探矿权申请登记书;
(二)勘查地热资源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地热资源勘查工程设计书;
(四)地质勘查单位资质证书;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十条地热资源勘查工程结束,探矿权人应当报请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签发地热资源勘查工程验收评定书。探矿权人对经确认没有开采利用价值的地热勘查工程井孔,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方案,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及时予以封闭,恢复地热勘查工程占用场地的原貌。
第十一条本省对地热资源的开采实行保护性限额开采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年初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地热资源勘查利用开发规划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确定当地的热水型地热资源年度开采限额。
第十二条开采已探明的热水型地热资源,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先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再向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采矿权。
在城市规划区内开采地热资源的,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征得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十三条采矿权申请人在已查明地热资源储量的地热田内申请地热资源采矿权的,应当向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采矿权申请登记书;
(二)开采地热资源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四)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五)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六)地热尾水回灌可行性论证意见;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利用已勘探凿成的废弃油井开采地热时,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办理地热资源采矿权登记手续。用于地震、地质环境等监测的地热井,不办理地热资源采矿权登记手续,但应当向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人办理地热资源探矿权或者地热资源采矿权申请材料之日起四十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的,颁发地热资源勘查许可证或者地热资源采矿许可证;对不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开采利用地热资源,采矿权人应当按照批准的井位、热储层和开采限量开采地热资源。需要变更井位、热储层或者开采限量的,应当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六条开采利用地热资源,采矿权人应当对热水型地热资源的水位、温度、流量和水质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按期将监测资料和实际开采量报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开采利用地热资源,采矿权人应当配置开采计量装置和节能节水设施,建立健全地热资源保护制度,并确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开采计量装置和节能节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地热资源的开采利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八条开采利用地热资源,采矿权人应当根据地热资源特点,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率。
第十九条勘查、开采地热资源时发现有利用价值的其他矿产资源,或者勘查、开采其他矿产资源时发现有利用价值的地热资源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应当采取保护措施,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在适合回灌的地热田内开采地热资源,采矿权人应当制定回灌方案。回灌方案应当经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实施回灌的采矿权人可按回灌量减收其应缴纳的地热矿产资源补偿费。
回灌水应当进行处理,经具有相应资质的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回灌。禁止利用不符合回灌标准的水回灌地热田,严禁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体。
第二十一条在不适合回灌的地热田内开采地热资源,采矿权人应当对地热尾水进行处理,经具有相应资质的部门检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可排放。已经或者正在排放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地热尾水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由采矿权人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或者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排放、输送、存贮含有毒污染物和病原体的地热尾水。
第二十二条地热井报废或者停止开采后,采矿权人应当在30日内向原批准机关办理采矿权注销手续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经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检查确认没有利用价值的地热井井孔,采矿权人应当按规定封闭。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的申请人予以行政许可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批准的;
(三)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四)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对应当制止和查处的违法行为不制止、不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未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勘查开采地热资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十五条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一)对经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检查确认没有利用价值的勘查施工井孔和报废地热井井孔,未按规定封闭的;
(二)开采利用地热资源未配置开采计量装置和节能节水设施的;
(三)未按批准的井位、热储层勘查、开采地热资源的;
(四)未按期将监测资料和实际开采量备案的;
(五)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和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内容不实的;
(六)不按回灌方案实施回灌的;
(七)利用不符合回灌标准的水回灌地热田的。
第二十六条采矿权人排放地热资源利用后的尾水造成污染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害的,采矿权人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第二十七条本条例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麦乳精(含乳固体饮料)卫生管理办法

卫生部


麦乳精(含乳固体饮料)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加强麦乳精(含乳固体饮料) (以下简称麦乳精)的卫生管理,切实执行国家卫生标准,提高质量,防止污染,保障人民 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麦乳精系指用麦精、乳制品、蛋品、白砂糖等为主要原料配制,经灭菌、干 燥加工制成。
  第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麦乳精生产厂(车间)的选址和设计,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其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主管部门应通知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参加。
  第四条 麦乳精生产的全部工艺过程,都应做到文明生产,符合卫生要求。使用的工 具、容器与包装材料必须无害无奉。
  第五条 生产制做麦乳精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原材料进厂与使用前生产厂 应进行质量检验。
  第六条 麦乳精应尽量不用或少用食品添加剂。必须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食品 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
  第七条 生产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麦乳精生产。  第八条 在采用新工艺、新原料及试制麦乳精新品种时,应经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审查 批准后方可投产。
  第九条 制做麦乳精的原料、成品、包装物品必须与毒物、不洁物严格隔离,不得同 室存放。
  原料及成品分库保管,仓库应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防止霉变和消除虫害,并经常 保持清洁。
  第十条 麦乳精包装上应标明品名、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代号)、营养成分、保 存期和食用方法等。包装要严密完整。
  第十一条 生产厂应设立检验室,实行检验合格后出厂的制度,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 格的麦乳精不准出厂,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可分别情况允许加工复制,加工复制后加大 三倍量取样,经复验仍不合格者,可视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销售单位应将麦乳精置于阴凉通风处,采取以销定货,勤取快销。凡有结块、生虫的 麦乳精不得销售。
  第十二条 为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可以向生产、销售等单位,根 据需要按手续无偿采取样品检验,并给予正式收据。


水上无线电通信规则(一九九三年版)

交通部


水上无线电通信规则(一九九三年版)

1993年3月8日

交无委发(1993)201号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宗旨和适用范围
1.1 为维护水上无线电通信秩序,保障水上无线电通信畅通,更好地为水上运输安全和生产服务,根据国内《无线电管理规则》和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水上通信的特点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适用于我国参与水运和水上公众无线电通信的所有江、海岸电台,专用电台,船舶电台(包括船舶地球站)以及参与水上救助的航空器电台。
1.3 本规则收录了“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的有关规定。凡按GMDSS要求配备设备的船舶,应按GMDSS的规定执行。按现行遇险安全系统配备设备的船舶,仍按现行遇险安全通信规定执行。
1.4 各通信主管部门在不违反本规则的原则下,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必要的实施细则,并报部备案。
第二条 值机员守则第1节 值班制度
1.5 值班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值班制度:
1.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离职守。
2.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工作要耐心、专心、细心、主动配合,保持通信畅通。
3.严格遵守静默时间和各项通信规定,认真守听,详细记录。
4.对各类通信应按先急后缓,先船后岸的原则处理,并做到迅速、准确、保密。
5.通信手续简捷,发报先译后发,准确正规,收报清楚无误,不得臆测擅改。
6.对遇险、紧急或特殊通信,要及时准确抄收、详细如实记录、及时报告。
7.保持电台肃静整洁,不做与通信工作无关的事情。
8.爱护机线设备,正确操作使用,保持设备良好和线路状况正常。
9.上下班交接清楚,重要事项详细记载。第2节 保密制度
1.6 值班员必须严格遵守下列保密制度:
1.不得在公共场所、私人通信及无关人员谈论中泄露通信机密,通信内容等。
2.不得在机上询问机密事项,密电不得经国外台、站转递。
3.电台通信密件,必须妥善保管,不得私自外带、摘抄、如有遗失泄露,立即上报。
4.不得带引无关人员进入电台。
5.电台无人时,必须锁门,钥匙不得交给无关人员。第3节 通信纪律
1.7 值机员必须遵守下列通信纪律:
1.不准主动与无关电台通信联络和承担核定以外的通信任务。
2.不准冒用、伪造电台呼号、代号和使用核定以外的频率。
3.不准私编密语、密码和在机上进行私人谈话或拍发私电。
4.不准擅自发送遇险、紧急信号及脱险报告。
5.不准伪造通信情况、私自涂改工作日志和电报。
6.不准无故中断通信、冒充急电、干扰抢叫、争执吵骂和不服从指挥。
7.不准擅自在机房内用收信机收听语音广播。

第二章 电台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三条 电台执照
2.1 凡核准设立的参与水上无线电通信的我国江、海岸电台、专用电台、船舶电台,必须持有电台执照。
2.2 电台执照应存放在能立即出示之处,以供随时检查。
第四条 电台工作日志第1节 一般规定
2.3 电台工作日志是航海的重要文件之一。船、岸通信人员必须详细、准确、清楚、如实地记录通信情况,不得任意涂改和撕毁。船舶发生海难弃船时,通信人员必须携带工作日志离船。
2.4 填写电台工作日志的文字应是通信联络中实际使用的文字,说明性内容可用汉字。机上对话“S”代表本台,“R”代表对方台,第三台可直接注明其呼号。
2.5 填写电台工作日志的时间,除远洋船舶电台可用世界协调时(UTC)外,其他电台均用北京时间。
2.6 船舶电台工作日志对莫尔斯无线电报、无线电话、窄带直接印字电报、海事卫星通信以及选择性呼叫,均由电台值机员一并登记;船舶甚高频电话通信由使用人员登记;江、海岸电台工作日志对各种通信方式均分别登记,并按电路逐一分开,按月更换。第2节 船舶电台
2.7 船舶电台工作日志应记录的内容如下:
1.每航次开始至结束的船舶动态情况。包括航线、启航、抵港、抛锚、移泊、修船、复航等年、月、日、时间和地点;
2.遇险、紧急和安全通信情况;
3.收发各类电报和处理日常通信业务的情况;
4.无线电话通信的业务情况;
5.窄带直接印字电报、数字选择性呼叫、海事卫星通信的业务情况;
6.守听静默时间、通报表、广播性业务等情况;
7.通信条件变化和影响正常通信的情况;
8.电台设备的使用、故障、维修、保养以及蓄电池充放电情况;
9.上、下班交接和工作业务交接情况;
10.通信主管部门认为必须记录的其他事项。
2.8 船舶电台工作日志应由所属通信主管部门定期审阅。
2.9 船舶电台遇有特殊通信情况,要书面报告有关上级部门。第3节 江、海岸电台
2.10 江、海岸电台工作日志应记录的内容如下:
1.遇险、紧急、安全通信情况;
2.收发各类电报和处理日常通信业务的情况;
3.无线电话通信的业务情况;
4.窄带直接印字电报、数字选择性呼叫等业务情况;
5.守听静默时间和收听到的重要水上通信情况;
6.通信条件变化和影响正常通信的情况;
7.通报(话)表和各类广播性业务发播情况;
8.开机、关机和设备故障情况;
9.上、下班交接情况;
10.通信主管部门认为必须记录的其他事项。
2.11 江、海岸电台工作日志由台长(或报务主任)逐日审阅,特殊通信情况应向所属通信主管部门作书面报告。
第五条 电台工作时间第1节 船舶电台
2.12 船舶电台工作时间按人员配备情况而定。配备三名报务员的船舶电台应实行24小时连续工作制;配备二名报务员的船舶电台原则上实行16小时工作制;配备一名报务员的船舶电台原则上实行8小时工作制。具体工作时间安排,由各通信主管部门根据具体航线情况、航行安全和业务需要确定。
2.13 非24小时连续工作的船舶电台,在下列情况下不得停止工作:
1.有关的遇险、紧急、安全通信尚未处理完毕;
2.与有关电台的通信尚未完毕,或尚有急电待发或等待急电回电;
3.当发生危及本船安全的特殊情况时,或当航行于特别海区时,所属通信主管部门或船舶领导要求进行值班时。
2.14 船舶进出国内、外港口时,应向有关岸台报告本船动态。第2节 江、海岸电台
2.15 江、海岸电台开放的各电路工作时间由上级通信主管部门核定。
2.16 江、海岸电台非24小时开放的电路,在下列情况下,不得停止工作;
1.有关的遇险、紧急、安全通信尚未处理完毕;
2.与有关的电台通信尚未完毕,或尚有急电待发或等待急电回电。
第六条 电台的识别第1节 呼号的组成
2.17 江、海岸电台
——两个字符和一个字母,或
——两个字符和一个字母,后接不超过三位数字(紧接在字母后面的数字“0”或“1”除外)。
2.18 船舶电台
——两个字符和两个字母,或
——两个字符、两个字母和一位数字(数字“0”或“1”除外)。
——但是,只使用无线电话的船舶电台也可以使用如下组成的呼号:
——两个字符(如果第二个是字母),再加四位数字(紧接在字母后面的数字“0”或“1”除外),或
——两个字符和一个字母,后跟四位数字(紧接在字母后面的数字“0”或“1”除外)。
2.19 航空器电台
——两个字符和三个字母。
2.20 救生艇(筏)电台
——母船的呼号后面加二位数字(紧接在字母后面的数字“0”或“1”除外)。
2.21 应急无线电示位标电台
——莫尔斯字母B和/或无线电示位标所属母船的呼号。
注:以上所述的“两个字符”是指两个字母,或一个字母后接一个数字,或一个数字后接一个字母。第2节 无线电话电台的识别组成
2.22 江、海岸电台(包括港口话台和专用话台)
——电台的呼号,或
——港口地理名称后面加“RADIO”(台),或单位名称,或其他识别。
2.23 船舶电台
——电台的呼号,或
——船舶的正式名称,与国外电台联系时,前面加“CHINESEVESSEL”。
2.24 救生艇(筏)电台
——电台的呼号,或
——母船名称后面加上两位数字。第3节 水上移动业务选择性呼叫号码的组成
2.25 江、海岸电台
——四位数字。
2.26 船舶电台
——五位数字。
2.27 预定的成组船舶电台群
——同一数字重复五次,或
——两个不同数字交替重复。第4节 水上移动业务识别
2.28 组成船舶电台识别的九位数字结构如下:
M1I2D3X4X5X6X7X8X9
其中MID代表分配给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上识别数字:
X为0至9中的任意一个数字。
2.29 用于同时呼叫一艘以上船舶的成组船舶电台呼叫识别结构如下:
01M2I3D4X5X6X7X8X9
其中第一位数为1,MID为水上识别数字;
X为0至9中的任意一个数字。
2.30 由于许多国家的用户电报和电话网络传送用以确定船舶电台识别码的最大位数是6位,因此由海岸电台把一串零加在船舶电台识别码尾端,以实现自动业务,结构如下:
M1I2D3X4X5X6070809
其中X≠0
2.31 仅在国内网路上从事自动通信业务的船舶,用“9”来简化国内的MID,其识别码中X9=0,X≠0
如:9X4X5X6X7X809
2.32 利用“8Y”来简化“MID”,可以扩展船舶电台号码的容量,以实现岸到船的自动业务通信。
按§2.30所述,船舶电台号码为:MIDX4X5X6,船舶电台号码容量为999个;用“8Y”简化“MID”,船舶电台号码为8YX4X5X6X7,船舶电台号码容量可扩展为9999个。
如:某陆地用户经由外国岸台呼叫8YX4X5X6X7,外国岸台收到8YX4X5X6X7后再还原为MIDX4X5X6X70809。8Y指配
A B C D E F G H I J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A至J中任一国家的某一海岸电台接收到某一船舶电台识别码前二位数字为“83”则该海岸电台要发送D国家的MID。
2.33 海岸电台识别和成组海岸电台呼叫识别的结构都为:0102M3I4D5X6X7X8X9
其中前二位数字为0,MID为水上识别数字:
X为0至9中的任意一个数字。
注:水上移动业务识别的组成,原则上能连接公众电信网的电报和电话用户。第5节 海事卫星水上移动业务识别
2.34 组成海事卫星移动业务识别的一般结构如下:
——TX1X2……Xk
其中T用于区分海事卫星不同的系统,
由0至9数字组成,代表的意义如下:
——0 A标准群呼
1 A标准移动业务
2 待用
3 B标准移动业务
4 C标准移动业务
5 航空业务
6 待用
7 待用
8 A标准特别业务
9 待用
2.35 组成A标准船舶地球站(以下简称船站)识别的七位数字码结构如下:
——1X1X2X3X4X5X6
其中1对应2.34中的数字T,表示A标准移动业务
X1X2X3为国家码
X4X5X6为0至9中的任意一个数字。
2.36 组成A标准船站群呼识别的九位数字码结构如下:
——0X1X2X3X4X5X6X7X8
其中0对应2.34中的数字T,表示A标准群呼业务;X1~X8如下:
0M1I2D3O4O5O6O7O8为国家群呼,其中MID为国家水上识别数字;
0M1I2D3X4X5X6X7X8为船队群呼,其中X4≠0;
00102X3X4X5X6X7X8为选择性群呼,其中X3≠0;
0010203X4X5X6X7X8为区域性群呼。
2.37 组成B标准船站识别的九位数字码结构如下:
——3M1I2D3X4X5X6Z1Z2
其中3对应2.34中的数字T,表示B标准移动业务,M1I2D3X4X5X6为船舶电台识别码,参见2.30,Z1Z2用于区分连接到船站的终端设备数及区分多通道船站的频道数或区分同一船上安装船站的数目。
2.38 组成B标准群呼识别的九位数字码结构如下:
——301X2X3X4X5X6X7X8
其中30表示B标准群呼业务,X2~X8格式如下:
MID05060708 为国家群呼,
其中MID为国家水上识别数字;
MIDX5X6X7X8为船队群呼;
00X4X5X6X7X8为选择性群呼;
000X5X6X7X8为区域性群呼。
2.39 组成C标准船站识别的九位数字码结构如下:
——4M1I2D3X4X5X6Z1Z2
其中4对应2.34中的数字T,表示C标准移动业务,M1I2D3X4X5X6Z1Z2,参见2.37。
2.40 组成C标准船站群呼识别的九位数字码结构如下:
——401X2X3X4X5X6X7X8
其中40表示C标准群呼业务,X2~X8见2.38中X2~X8。
(注1:组成C标准陆地移动地球站识别的九位数字码结构如下:
——49MCCX1X2Z1Z2
其中4对应2.34中的数字T,表示C标准移动业务,9表示海事卫星新业务,MCC表示国家移动码,X1X2为0至9中的任意一个数字,Z1Z2用于区分连接到移动站的终端设备数。
注2:组成海事卫星航空移动站识别的九位数字码结构如下:
——5X1X2X3X4X5X6X7X8
其中5对应2.34中的数字T,表示航空业务,X1~X8为0至9中的任意一个数字。
第七条 干扰和试验
2.41 所有电台禁止作:
1.非必要的发射;
2.多余信号的发射;
3.虚假的和混乱的信号的发射;
4.无识别信号的发射。
2.42 为了避免造成有害干扰,电台的发射功率、发射种类、占有带宽、频率容差、无用发射等技术特性均应符合有关规定。当发生有害干扰时,应尽速消除。
2.43 禁止对国际遇险频率500kHz和2182kHz上的遇险、报警、紧急或安全通信可能引起有害干扰的任何发射。并禁止对156.80MHz上的遇险、安全和呼叫产生有害干扰的任何发射。
2.44 禁止在2182kHz和156.80MHz上发送试验无线电话报警信号。但只能在2182kHz上工作的无线电话应急设备除外,试验时必须使用一付合适的假天线,以防止幅射。在2182kHz或156.80MHz以外的其它频率上试验无线电话报警信号,也应采取防止幅射的措施。
2.45 为测试而发出的任何信号,应保持在最低限度,特别是在2182KHz和156.80MHz频率上。
2.46 当船舶电台有必要发送试验或调整信号,而且又有可能干扰邻近海岸电台工作时,在发送这种信号之前,应征得这些电台的同意。
2.47 发送试验或调整信号不得超过10秒钟。莫尔斯无线报试验信号由一连串的VVV,后面加发送试验信号的电台呼号组成。无线电话试验信号应包括发送试验信号的电台呼号或其它识别,此呼号或其它识别应缓慢而清楚地发出。
第八条 违章和纠察
2.48 为维护空中秩序,严格通信纪律、保障通信畅通,交通部纠察电台负责全国水上无线电通信的纠察工作,汉口纠察电台负责长江系统水上无线电通信的纠察工作,同时要求各电台之间建立相互纠察制度。
2.49 纠察的内容包括:
1.执行业务规章制度的情况;
2.遵守通信纪律的情况;
3.工作态度和协作配合的情况;
4.频率偏差和发射情况;
5.通信中其它异常的情况。
2.50 各通信主管部门收到纠察电台或其它电台发来的纠察表后,应认真核实,按情节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回复纠察台或原发台,重大问题应上报。
2.51 在通信中发现有害干扰或违章使用频率等情况时,应书面报告指配频率的主管部门,必要时,报上级通信主管部门处理;发现国外电台造成的有害干扰,报上级处理。各船、岸电台收到国际监测违章报告和国内寄来的违章报告,应认真核实,妥善处理,尽快回复。
第九条 通信的传递顺序
2.52 国内水上无线电通信传递顺序如下:
1.遇险呼叫、遇险电报和遇险通信;
2.冠以紧急信号的通信;
3.冠以安全信号的通信;
4.关于无线电测向的通信;
5.关于从事搜寻和救助作业的航空器导航和飞行安全的通信;
6.关于船舶和航空器导航、移动和其它需要的通信,以及发至官方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电报;
7.ETATPRIORITENATIONS——有关执行联合国宪章的政务无线电报;
8.ETATPRIORITE——有优先权的政务无线电报和要求优先权的政务电话;
9.关于电信业务工作或已交换的通信的业务公电;
10.上述9项以外的政务通信、普通私人通信、以及RCT有关战时受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公约保护人员的无线电报。
第十条 电台应备业务文件和资料
2.53 船舶电台应备下列业务文件和资料
1.电台执照;
2.电台设备核定表;
3.电台值机员证书;
4.电台工作日志;
5.水上无线电通信规则(交通部文件);
6.全国江、海岸电台台名录;(交通部编印)
7.船舶电台台名录;(交通部编印)
8.国内汉语拼音局名薄;(邮电部编印)
9.标准电码本;
10.英汉字典;
11.其它应备的业务文件和资料;
此外,远洋航行的船舶应增备下列业务文件和资料:
1.无线电规则或水上移动业务和卫星水上移动业务实用手册(国际电联文件);
2.海岸电台表或相应资料(国际电联文件);
3.无线电定位和特种业务电台表(国际电联文件);
4.经常与之通信的国家电信价目表。
2.54 江、海岸电台应备下列业务文件和资料:
1.电台执照;
2.电台工作日志;
3.水上无线电通信规则(交通部文件);
4.全国江、海岸电台台名录(交通部编印);
5.船舶电台台名录(交通部编印);
6.标准电码本;
7.英汉字典;
8.其它应备的业务文件和资料。
此外,对外开放的岸台,可选增下列业务文件和资料:
1.无线电规则(国际电联文件);
2.水上移动业务和卫星水上移动业务实用手册(国际电联文件);
3.国际公众电报业务操作须知(国际电联文件);
4.国际电话业务须知(国际电联文件);
5.海岸电台表(国际电联文件);
6.船舶电台表(国际电联文件);
7.无线电定位和特种业务电台表(国际电联文件);
8.国内电报业务规程(邮电部文件);
9.国际电报业务规程(邮电部文件);
10.简明国际电报局名簿(邮电部编印);
11.国际电信业务密语和缩语(邮电部编印);
12.国际电报价目及去报路由表(邮电部编印)。
第十一条 通信质量
2.55 通信主管部门和电台负责人应加强对通信质量的管理,坚持质量第一,全面贯彻“迅速、准确、保密”的要求,制订各工种的质量指标,定期提出具体要求,经常分析、研究、制订提高通信质量的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通信质量。第1节 电报质量管理
2.56 各类电报在收、发、传、译、送等过程中,发生与原报底不一致,以及与有关规定不符合,或造成延误和积压,按情节分别以“差错”或“通信事故”处理。
“差错”分“台外差错”(外差)和“台内差错”(内差)两种。
1.事故:
(1)在传递和处理电报的过程中,发生失泄密、积压、错漏而给收报单位或个人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严重后果者;
(2)漏听遇险、紧急信号(在遇险船台有效射程之内),或由于本台的过失影响遇险、紧急援救者。
2.台外差错(外差):
(1)各类电报在传递和处理过程中发生错漏、延误等,经外单位提出并实属于本台过失造成的差错,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2)呼号的错叫、漏叫而引起电报延误,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3)属于本台抄收的各类警告、安全信号的漏听、漏抄者。
3.台内差错(内差):
各台可按具体情况自行规定。
4.事故和差错的计算办法:
(1)在一份电报内不论发生几处错情,均按一件差错计算;
(2)在一次通信事故内,不论延误多少份电报,均作一件通信事故计算;
(3)事故和差错应分别统计;
(4)台内差错(内差)由各台自行掌握考核,不须上报。
2.57 电报业务量统计办法规定如下:
1.船岸、岸岸、岸与电报局之间传递的各类船舶电报的份/字数均分别计算;
2.同文电按同文电报头计算份/字数,同文电按通电播发时只作一份计算;
3.分送电报应按分送的份数计算份/字数;
4.转报,每转一份报,发方作一份计算,转方又将此报通过有、无线传递者,则按收、发各一份计算,若转至本地停泊船台者则作一份计算;
5.各台收、发的通电、各类警告、气象的份/字数也计算业务量,几条电路联播一次按一份计算份/字数;
6.为船岸电台重复的整份电报按一份计算。
2.58 各江、海岸电台、专用电台应按期上报电报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及实际收发电报份/字数的业务量。第2节 电话质量管理
2.59 由于值机中的过失,错叫、漏叫而造成电话延误,或在电话转接的过程中发生错接者,均按差错处理。造成严重后果者,按事故处理。
2.60 电话业务量按VHF、MF、HF/国际、国内电话的通话次数/通话分钟数分别统计。
2.61 各开放公众业务的江、海岸电台应将电话业务量按期上报。第3节 报底、帐单和工作日志的保管期
2.62 船、岸电台各类报底、帐单和工作日志保管期规定如下:
1.气象报告、航行警告保管期为半年;
2.国内各类电报保管期为一年;
3.国际公众船舶电报保管期为二年;
4.电报、电话帐单保管期为二年;
5.电台工作日志保管期为二年;
各类报底、帐单和工作日志保管期满后,开列清单,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监督销毁,或交通信主管部门处理。

第三章 莫尔斯无线电报通信
第十二条 频率使用第1节 呼叫与回答的频率
A·415—535kHz
3.1 500kHz是莫尔斯无线电报国际遇险频率,此外还用于呼叫与回答,和海岸电台发送通报表引语。
3.2 凡在415—535kHz范围内进行无线电人工莫尔斯电报通信的船、岸电台,其呼叫与回答的频率一般为500kHz。必要时,回签的频率也可用呼叫电台指定的频率。
3.3 为减少500kHz上的干扰,业务繁忙的岸台,国内通信呼叫与回答经事先安排,也可直接在船岸工作频率上进行。
3.4 当500kHz用于遇险通信时,船岸电台可用512kHz作为呼叫与回答的补充频率。
B·4000—27500kHz
3.5 船舶电台呼叫与回答的频率即为江、海岸电台的守听频率。江、海岸电台呼叫与回答的频率用日常工作频率。
3.6 为减少共用呼叫频道上的干扰,船台只有在不能使用欲与之通信的岸台守听频道组内的呼叫频率时,或者该岸台仅保持对共用呼叫频道守听时,才能使用共用呼叫频道。(见附录一)
3.7 禁止在呼叫频道上作呼叫以外的任何其它用途。第2节 船舶电台的工作频率
A·415—535kHz
3.8 船舶电台的工作频率为425、454、468、480和512kHz。
3.9 当512kHz作为补充呼叫与回答频率时,船台不得把512kHz作为工作频率。
3.10 船台与岸台通报的工作频率,应尽可能使用离该台频率最邻近的一个船台工作频率。否则在移至工作频率之前应通知岸台。
B·4000—27500kHz
3.11 船台在呼叫频率上与岸台沟通后,应主动将工作频率通知岸台,并立即移至工作频率上工作。
3.12 工作频率可使用下列简称表示:
——以kHz表示的没有小数值的频率,应发送最后三位数字;
——以kHz表示的带有小数值的频率,应发送小数点之前的最后三位数字和小数点之后的第一位数字。
第十三条 呼叫与回答的程序第1节 一般规定
3.13 为了保证呼叫的及时接收、减少呼叫频率上的干扰,江、海岸电台在其业务时间内必须保持对500kHz和高频呼叫频率的不间断认真的守听。
3.14 在500kHz上,除遇险外,其它发射应降至最低限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超过一分钟,在呼叫之前先守听是否有正在进行的遇险通信和其它通信,被呼电台是否正在与其它电台通信。做到先听后叫、多听少叫、回答迅速,严禁长叫,尤其不得干扰遇险、紧急、安全通信和静默时间的守听。
3.15 如果本台的发射干扰其它正在进行中的通信,一经指出,应即停止发射。第2节 呼叫与回答的格式
3.16 呼叫格式:
——被呼叫电台的呼号,不超过两次;
——DE字样;
——呼叫电台的呼号,不超过两次;
——适当的业务简语;
——字母K。
3.17 对于正常呼叫,上述格式在间隔不少于一分钟的情况下发送两次,此后应间隔三分钟后再重复。
3.18 回答格式:
——呼叫电台的呼号,不超过两次;
——DE字样;
——被呼电台的呼号,仅一次;
——适当的业务简语。第3节 呼叫与回答的其它规定
3.19 “对所有电台”的呼叫
1.需要各台回答的,在CQ呼叫最后随以字母K;
2.不需要各台回答的,在CQ呼叫最后不随以字母K;
3.“CP”表示对一部分电台的普遍呼叫,不要求回答。
3.20 一台不能确定是否对它的呼叫时,应等到该呼叫重复听清后再回答。另一方面,一台收到对其发出的呼叫,但不能确定呼叫台呼号时,应立即以“QRZ?”询问。
3.21 一台同时收到几个台呼叫,应按出呼顺序和电报传递的优先顺序,安排通信次序(QRY)。
第十四条 电报的发送
3.22 双方移至工作频率后的呼叫格式:
——被呼叫电台的呼号,不超过两次;
——DE字样;
——呼叫电台的呼号,仅一次;
——适当的业务简语。
3.23 各类船舶电报,不论其书面格式如何,船岸、船舶之间均按下列顺序传递:
——开始信号—·—·—
——报头部分(从报类到备注栏,没有的项目不发)—…—
——收报人名址(国际公众船舶电报业务标志单独列行)—…—
——电文—…—
——署名·—·—·K。
3.24 长文电报的拍发,每50字为一页拍发
—…—(或··——··),收方如抄收无误,告“K”,发方即可续发。如采有“BK”工作法,也可不分段连续拍发。
3.25 为了保证电报传递的准确性,对于收报人名址和电文中的数字或重复字组,发方应主动发两遍,或由收方复校一遍。但在通信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只发一遍,收方也无需复校。
3.26 在国内通信中拍发同文电报和转报,应事先通知收方作准备。
3.27 双方通报一般采用“BK”工作法,也可采用“BS”工作法。但采用“BS”工作法,发方应事先通知收方。
3.28 双方机上对话应使用英语、“Q”缩语和简字;国内通信,必要时,也可用中文明码。
第十五条 通信结束
3.29 电报的收妥承认应以下列方式拍发:
——发报台呼号;
——DE字样;
——收报台呼号;
——字母R(或“QSL”),随以电报的号数
或随以连续拍发电报的最后一份电报的号数。
3.30 双方工作结束,应以信号…—·—表示。
第十六条 通信指挥
3.31 除遇险、紧急和安全通信外,岸台和船台通信时,船台对有关发送的顺序和时间、频率和发射种类的选择、工作的时间长短和中止等一切问题,均应听从岸台的指挥。
3.32 船台之间的通信,呼叫电台应听从被呼叫电台的指挥,但是如果岸台认为有必要干予时,船台应听从岸台的指挥。
第十七条 通报表第1节 一般规定
3.33 江、海岸电台和专用电台对发送通报表时间和频率均由通信主管部门核定,不得任意更动、延迟或提前发送。
3.34 当500kHz上有遇险通信正在进行时,有关的岸台不得在500kHz上发送通报表引语。
3.35 通报表内船台的呼号,不分国内外船舶,一律按字母顺序排列呼叫,每个呼号发送两遍。船名列入通报表内呼叫时,也按字母顺序排列放在呼号的后面呼叫。有无线电话的船台,可用“QRJ”列在船名呼叫之后。随后转叫外国船台,列入呼号部分按字母顺转叫台呼号/托转台呼号。转叫外国船台,列入呼号部分按字母顺序呼叫。
3.36 船台在其业务时间内,应按时守听和详细如实记录有关岸台的通报表内容。当听到通报表中有本船的呼号时,应尽快回答。
3.37 岸台叫完通报表后,应立即守听船台呼叫频率,待确信呼叫频率上再没有船台呼叫时,才能移至工作频率上工作。第2节 通报表格式
3.38 在500kHz上发送引语的格式:
——CQ三次;
——DE字样;
——岸台呼号,三次;
——HR TFC LIST UP。
上述发送在任何情况下不得重复。
3.39 在工作频率上发送通报表的格式:
——CQ三次;
——DE字样;
——岸台呼号,三次;
——HR TFC LIST—…—
——按3.35款顺序发送;
——·—·—·;
——DE字样;
——岸台呼号,一次;
——字母K。
3.40 通报表无事,直接在500kHz上发送的格式:
——CQ三次;
——DE字样;
——岸台呼号,三次;
——HR TFC LIST NIL;
——QRU?;
——字母K。
第十八条 通电和盲发电报第1节 通电
3.41 通电是指岸台对国内某一部门所属的船舶或岸台进行定时集体呼叫并发布通告性电报的一种方法。通电分远洋、沿海、长江和地方交通系统的通电。
3.42 负责发播通电的岸台如下:
上海台(XSG)负责远洋、华东和北方沿海的通电;
广州台(XSQ)负责华南沿海的通电;
汉口台(XSF2)负责长江的通电;
哈尔滨台(XSA3)负责黑龙江省的通电;
青岛台(XSF34)负责山东省的通电;
丹东台(XSB48)
}负责辽宁省的通电;
大连台(XSB75)
天津台(XSC3)负责河北省的通电。
其它地区的水运部门如需发通电,由当地岸台将通电传递给负责发播该区通电的岸台代为发播。
3.43 通电使用航务电报格式。并由各负责发播的岸台加编统一流水号。收报台名应使用通信主管部门确定的通电代号。每份通电播发一至二次。远洋通电的流水号固定由二位数字组成与通电代号组合在一起(代号在前,流水号在后),各远洋公司分别单独编号。
3.44 通电发播前的呼叫格式:
——CQ或CP,三次;
——DE字样;
——岸台呼号,三次;
——宣告有电报(TO××)或无事发送通电和/或航行警告的最后号数;
——·—…(有报时);
——NIL(无报时);
上述内容循环呼叫3--5分钟。
3.45 船舶电台应按通信主管部门的规定按时收听有关岸台发播的通电,保证通电的及时抄收。为方便船台重复通电,指定:上海、广州和天津岸台负责为船台重复远洋通电;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温州、宁波、舟山、福州、厦门等岸台为船台重复华东、北方沿海的通电;汕头、广州、湛江、海口、八所等岸台为船台重复华南沿海的通电。第2节 盲发电报
3.46 只有在遇有非常特殊情况下,而船岸电台又无法建立直接通信联络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才能盲发电报,并在电报备注栏内加注“BS”字样。
3.47 各岸台收到需要盲发的电报后,可根据发报人的要求在通报表后盲发;或及时传递给上海台,由该台按远洋通电的发播办法,在发播时间内优先发播。
3.48 收报船台收妥盲发电报后,应设法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岸台收妥通知,岸台在接到收妥通知后,或发报人要求盲发期限已满,才可归档。并及时通知发报人,必要时通知相关岸台。
3.49 盲发电报在整个陆上传递过程中,发方在拍发之前应采用适当的通信用语告知收方,以引起收方的注意。
第十九条 航务电报第1节 定义
3.50 凡交通系统各单位经所属船岸电台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运输生产来往的电报,均属于航务电报。代管船台与交通系统各单位来往的电报可作航务电报处理。第2节 电报种类
3.51 航务电报开放下列电报种类:
------------------------------------------------------------------------
电报种类 | 报类标志 | 业务性质
----------------|------------|----------------------------------------
限时电报 | TLM | 有关遇难、紧急和人命安全的电报
----------------|------------|----------------------------------------
气象电报 | OBS | 有关气象情况的电报
----------------|------------|----------------------------------------
水位电报 | WM | 水位涨落、防汛情况的电报
----------------|------------|----------------------------------------
航道电报 | NP | 航道、灯塔、浮标变迁等情况的电报
----------------|------------|----------------------------------------
船位电报 | TR | 报告船舶动态位置及抵港予确报的电报
----------------|------------|----------------------------------------
调度电报 | DH | 调度指挥船舶的电报
----------------|------------|----------------------------------------
密码电报 | CD | 使用密码的电报
----------------|------------|----------------------------------------
普通电报 | GS | 一般性电报
----------------|------------|----------------------------------------
业务、 | |
| A | 江、海岸台间的业务、公务电报
公务公电 | |
------------------------------------------------------------------------
第3节 特别业务
3.52 航务电报开放下列特别业务:
----------------------------------------------------------------------------------
种类 | 业务标志 | 使用范围 | 适用路由
------------|----------------|--------------------------------|----------------
| |遇险、紧急及人命安全等非常紧 | 船--岸
特急 | IMD | |
| |急的电报,应严格控制 | 岸--船
------------|----------------|--------------------------------|----------------
| | | 船--岸
加急 | UGT |用于需要迅速传递的电报 |
| | | 岸--船
------------|----------------|--------------------------------|----------------
|TM…(可与特 |电文和署名完全相同发往同一 |
分送 | |收报局所在地的几个收报人的 | 船--岸
|急,加急并用) |电报 |
------------|----------------|--------------------------------|----------------
| |发报人所发电报在岸台保留的 |
保留若干日| Jx | | 岸--船
| |天数注:X为保留的天数 |
------------|----------------|--------------------------------|----------------
| |发报人要了解所发电报何时发 |
送妥电知 | PC | | 岸--船
| |往船台 |
----------------------------------------------------------------------------------
第4节 电报格式
3.53 航务电报由下列各部分组成:
1.报头部分:
A.报类
B.发报台呼号
C.号数:船至岸逐月编号,岸至船,业务繁忙的逐日编号,业务空闲的可逐月编号;
D.字数:计费字数/实在字数;
E.日期;
F.时间:北京时间或UTC时间;
G.备注。
2.收报人名址部分:
A.特别业务标志;
B.收报人名址或航务电报挂号;
C.收报台呼号;
注:岸到船的电报,在陆上传递时,船台呼号后面应加注明码船名,或在船台呼号前面加注汉语拼音船名,但不计字。
例如:(00 70)BOIE(1344 6671 3189)
(0070)ANDAHAI/BOIE
3.电文和署名部分。第5节 计字办法
3.54 航务电报从业务标志到署名止,计费字数按下列办法计算:
1.按照《标准电码本》书写的数码中文明语,以四码作一个字计算;
2.英文明语,以及用数码、字母、符号混合书写的字组,一律按每1—5个码作一个字计算。每超过1—5个码另作一个字计算。
3.每一个业务标志作一个字计算;
4.电报挂号不论是否加用括号均作一个字计算。用在电文或署名内的电报挂号,均按1—5个码作一个字计算;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